校園新聞

利用新媒體講好科大故事,傳播好科大聲音

2016-09-30 15:47 文/新聞辦 杜楊 宇文翔 圖/宇文翔 點擊:[]

講好科大故事,傳播好科大聲音,這是陜西科技大學近年來著力樹立的提升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水平、展示科大新形象新發(fā)展的工作遵循和工作理念。學校順應新媒體迅猛發(fā)展、高校師生已經(jīng)成為新媒體的穩(wěn)定受眾和活躍群體的新形勢,應勢而為、順勢而為,大力推動宣傳工作理念、內(nèi)容、渠道、手段創(chuàng)新和陣地建設,建成以新聞主頁、微信、微博、QQ公眾號、今日頭條等互為補充的新媒體輿論宣傳矩陣,不斷增強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親和力、感染力、吸引力,更好地服務學校工作大局。
 




思路轉換——變“單向灌輸”為“多向互動傳播”。以“注重傳導師生互動和聲音回應,努力克服自上而下、單向的、強制性的灌輸,使新媒體真正接地氣、有人氣”為思路,新媒體采用見微知著、清新活潑的方式,以換個角度、站在低處、風格獨特、充滿正能量的鮮明特色,與傳統(tǒng)的正面宣傳形成呼應之勢,作為校園文化宣傳的有效補充。自2014年6月以來,先后創(chuàng)建學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、微博公眾號和以校廣播電視臺為載體的“科大之聲”、“音像陜科大”等新媒體平臺,充分挖掘“宣傳+”、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”的優(yōu)勢,著力發(fā)揮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,引導學生成長成才,取得了不俗的成績。2014年11月開始,中國青年報每周對全國高校微信公號的綜合影響力進行排名,學校官方微信獲得2次第四,并數(shù)次闖進全國高校百強,100余期節(jié)目先后被人民網(wǎng)、西部網(wǎng)、陜西省教育廳門戶網(wǎng)站轉載。

渠道拓寬——變“雙管齊下”為“多線齊發(fā)”。以“堅持用好已有渠道,又要推出新平臺,設計新載體”為抓手,打造一批真正管用的渠道和平臺。在原有的學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公眾號的基礎上,學校于2016年3月推出QQ公眾平臺,9月推出今日頭條公眾號上線。形成了新聞主頁報道校園動態(tài),宣傳中心工作;微信公眾平臺發(fā)布重大新聞,講話科大故事;微博公眾號公布及時信息,回應輿情關切;QQ公眾號推送重要通知,服務師生員工;今日頭條推廣學校新聞,擴大傳播影響的功能定位,讓科大故事成為宣傳輿論關注話題,贏得校內(nèi)外的理解和認同,進一步強大學校建設發(fā)展的凝聚力和工作合力。值得一提的是今日頭條公眾號,一經(jīng)推出就備受關注,《我校設立首個院士工作室—“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吳清平院士工作室》新聞一經(jīng)推出,當天就獲得了超過3100的點擊量。QQ公眾平臺推出半年來已累計有2萬粉絲量,平臺推出的應用功能《四六級成績查詢》、《快遞查詢》等也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。


內(nèi)容萃取——變“我們想說”為“師生想看”。以“多一些受眾想聽的,多一些具體細節(jié)、典型事例,多一些思想交流、情感互動,多用事實說話”為原則,悉心琢磨高校內(nèi)外不同受眾的文化傳統(tǒng)、價值取向和表達方式,精心萃取受眾易于接受的內(nèi)容,講好發(fā)生在科大校園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故事、中國夢故事、改革發(fā)展的故事,優(yōu)秀文化的故事,增強科大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。以學生為主導的《科大微街訪》、《小誠小博陪你過周末》等欄目和六位一線老師為作者的專欄《紙道》、《導語微言》、《素說》、《視界》、《樂?讀》、《借閱》每周都會與讀者見面,每期欄目一經(jīng)推出就頻頻受到傳閱和轉發(fā)點贊。


方式多元——變“靜態(tài)作業(yè)”為“動態(tài)全景”。以“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(chuàng)新媒體傳播方式,促進和完善多元載體基礎上的宣傳方式的有效性”為著力點,主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傳播方式,《校慶58周年丨延時攝影》、《銘記丨唐山大地震中的西北輕工業(yè)學院實習隊》、《軍訓丨陜科大舉行2016級大學生軍訓總結表彰大會(附航拍視頻)》、《數(shù)據(jù)派丨一張圖帶你讀懂陜科大2016級新生大數(shù)據(jù)》力求通過圖表、繪畫甚至是微視頻、卡通動漫、直播等多元化的傳播模式,增大信息量,增強故事性,以最短的時間、以藝術或紀實的方式給人視覺、聽覺和情感有所沖擊,同時配以線下策劃的校園文化活動,形成多角度、立體化講好科大故事的生動局面,有效發(fā)揮校園文化的熏陶和引領作用。
(核稿:崔楠 編輯:杜楊 學生編輯:康松磊)

上一條:【圖說】快來2016迎新晚會看精彩瞬間! 下一條:我校二期教學樓主體工程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